为了编制好我校“十四五”信息化规划,2020年8月4日到2020年8月7日,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穆葆宏带领中心网络管理科负责人李鑫、信息与安全科负责人邵志伟以及新平旺校区卡务中心负责人陈龙刚,一行四人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和重庆科技学院(简称:“重科院”)开展调研工作。通过与两所高校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获得了组织机构建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数据中台建设和网络安全方面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我校下一步编制“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开展网络日常运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下面分别对两校的调研情况做一下介绍。
西电目前将原来的信息网络技术中心,分为了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两个职能处室。信息化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项目统筹与协调和项目评估工作,拥有全校所有学院和部门信息系统项目的审批和评估权。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与信息化办公室紧密配合,主要完成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两个部门各类在编人员超过50人。西电的基础网络建设稳定、通畅,全校有线信息点6万+、交换机3000+、无线信息点5000+,出口总带宽33G。核心层40G互联、主干链路10G上联,部署有教室专网、后勤专网、物联网、5G实验网络,正在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西电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完成了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虽然主要业务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得到了整合,但是在使用过程,还是出现了许多困扰数据价值提升的问题,如:数据交换需要大量视图,收接口费的问题。数据接口存在难配置,无复用,低效率的问题。数据运维工作缺安全监管,运维压力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加和个性化微服务的需求增多,给西电的信息化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全国其他高校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摸索,从2017年开始,西电不断总结系统整合和数据治理方面的经验,通过部署数据中台系统,分三个阶段完成了数据治理。第一阶段,通过扩大数据采集维度做到了数据应采尽采,全量采集。第二阶段,解决了数据使用瓶颈问题。实现了数据接口的复用;丰富了数据提供方式,由原来单一ETL方式变成了ETL、API、数据库直连和文本数据下载多种方式;通过API直连生产库满足了数据实时性。第三阶段,实现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三个阶段的治理,西电的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实现了认证一个号,同时可支撑158个系统完成统一身份认证,调用数据表1186张,业务系统覆盖率95%;全校服务一个站,支撑一站服务大厅上线微应用/服务总数266个,PC总访问量高达62万次,日均访问量达3500+。移动校园APP(i西电)上线微应用/服务百余个,用户数20000+;师生管理一张表,学校共上线表单59个不同种类,全校师生共完成6万多份自主打印,其中支撑学生自助打印本课程成绩单近三万份,研究生成绩单近1.5万份,其他供给1.5万余份;数据一个库,共完成了192张数据表汇聚,ETL上行接口共390个,ETL下行接口共812个,为全校117个系统提供了数据共享,为上层应用通过API共发布了211个API,一年之内支撑了学校51个应用的上线,API被调用总次数超过千万次。决策一个键,《大数据决策支撑平台》10个分析主题的上线。通过数据中台系统的部署西电完善了数据从提供到使用的信息化审批流程,全面提高了数据的使用质量和效率,做到了信息系统数据应收尽收、数据管理审批明责有序,应用系统好用好看的目标,突显了智慧校园对于教学、科研、管理和决策等多方面工作的价值。
重科院主要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部门是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项目统筹与协调工作,拥有全校所有学院和部门信息系统项目的审批和评估权,负责全校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目前信息化办公室设立编制7人,在编4人。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信息化办公室与教育科研网等企业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有效增强了信息化办公室的技术力量。重科院的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校园网主干实现了万兆互联,全校有线信息点32507个,无线信息点5085个,交换机922台,出口总带宽27.2G。从2019年开始,重科院才开始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项目开始之前就编制了《重庆科技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认真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未来三年智慧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推进有序、注重实效。重科院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用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建设师生感知的智慧校园。建设思路是:从师生最迫切需求和痛点入手,通过全方位数据集成和高效数据治理,以“大平台+微服务”为技术架构,以一站式服务平台和自助终端为服务载体,以智慧教学环境为服务重点,构建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信息与业务的融合共享、数据价值的持续挖掘和一站式服务的流畅体验。由于顶层设计清晰,建设目标明确,目前重科院智慧校园建设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共完成了12个业务系统的对接。完成了全校一张网、认证一个号、数据一个库、办事一网通、消息一个站、填报一张表的基本任务。由于直接部署了数据中台系统,重科院成功跨过了数据治理难的“门槛”,利用数据中台系统数据采集全、接口易对接的优势,成功开发了智能选车位、智能投票和智能报疫情等多个微服务应用系统,为学校的管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正操着提升数据价值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通过对两校的实地调研交流,西电和重科院之所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能取得良好的绩效。首先在于,信息化部门能够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确保每一个信息系统项目符合顶层设计的要求。其次,信息化部门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有效增强了本校的技术力量,为网络运行服务、网络优化和数据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再次,两个学校都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强调数据价值的挖掘和数据质量的提升,通过数据中台系统的部署,很好地实现了数据的全量采集、数据接口的良好对接和复用,全面提升了实时数据的部署效率和使用率。最后,稳定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也是他们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因素。
总之,通过对西电和重科院的实地调研,为我校编制好“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开展好网络日常管理及运维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校网络信息中心,一定会认真总结调研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做好下一步工作。